剛性防護網
鋼性防護網常規規格介紹
鋼性被動防護網的系統常規高度一般為1.8M或2.5M,剛性防護網的立柱間距可適當增大(如3m一4m),當落石尺寸小能量大時,上下鋼絲繩可能被滾石擠壓變形后穿過,因此增設間距保持板材,增設薄鋼板相對于減小型鋼立柱的間距而言,費用大幅降低,鋼絲繩間距保持鋼板設置雙絞六變形鋼絲網設置鋼絲格柵網一方面是為了攔截小粒徑落石,同時還可增加系統的整體性能.目前內地常用的鋼絲格柵網有單絞及雙絞兩種編織方式,當單根鋼絲破斷時,相比單絞方式,雙絞格柵網不容易發生連續破壞,因此新型剛性防護網采用雙絞六邊形鋼絲網,端柱設置斜支撐為防止端柱在受到拉力時沿著鋼絲繩的方向發生傾覆,端部鋼柱帶有斜撐.斜撐可采用角鋼或者槽鋼
鋼性被動防護網長久性原則鋼柱、斜撐、鋼絲繩、連接件等采用熱浸鋅不腐. 由于鋼絲網的鋼絲直徑小,銹蝕后愈加容易喪失防護性能,為了加大其不腐年限,采用鍍鋅-5%鋁一混合稀土合金鍍層的方式(也稱為鍍高爾凡),這種不腐方法的不腐年限比鍍鋅要高2一3倍.其結構長久性相對于一般鋼筋網片大幅提高. 彈簧型消能器由套筒、拉桿、螺桿及彈簧組成,拉桿與套筒的一個端面固定連接,拉桿通過繩卡與鋼絲繩連接,在套筒內螺桿后端頭處放置彈簧,螺桿的另一端通過螺帽與端柱連接.消能裝置簡單有用,安裝方便,并可重復使用或者很方便地替換.套筒,螺桿拉桿,壓縮彈簧,彈簧型消能器。
被動防護是由鋼絲繩網、環形網、(需攔截小塊落石時附加一層鐵絲格柵)、固定系統(錨桿、拉錨繩、基座和支撐繩)減壓環和鋼柱四個主要部分構成。鋼柱和鋼絲繩網連接組合構成一個整體,對所防護的區域形成面防護,從而阻止崩塌巖石土體的下墜,起到邊坡防護作用。
材質:鋼絲繩網、支撐繩和減壓環構造:由鋼絲繩網或環形網(需攔截小塊落石時附加一層鐵絲格柵)、固定系統(錨桿、攔錨繩、基座和支撐繩)、減壓環和鋼柱四個主要部分構成產品特性:系統的柔性和攔截強度足以吸收和分散傳遞預計的落石沖擊動能,消能環的設計和采用使系統的抵沖擊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與剛性攔截和砌漿擋墻相比,改變了原有施工工藝,
使工期和資金得到減少被動防護結構配置:鋼柱、支撐繩、拉錨繩那、縫合繩、減壓環被動防護網的型號:RX-025、RX-050、RX-075RXI-025、RXI-050、RXI-075、RXI-100、RXI-150、RXI-200等。產品用途:適用于建筑設施旁有緩沖地帶的高山峻嶺,把巖崩、飛石、雪崩、泥石流攔截在建筑設施之外,避開災害對建筑設施的毀壞環形防護系統;
產品特性:用數股鋼絲盤結成環形相互套接而形成的網。適用于建筑設施旁有緩沖地帶的高山峻嶺,把巖崩、飛石、雪崩、泥石流攔截在建筑設施之外,避開災害對建筑設施的毀壞。其作用是攔截落石防護能量一般為150kj--2000kj
剛性被動防護網施工工藝
被動防護網(包括GAR2、GPS2、GER2和GTC-65A),常用于坡面崩塌、風化剝落、溜坍、溜滑或塌落類地質災害的加固防護,其明顯特征是采用系統錨桿固定,并根據柔性網的不同,分別通過支撐繩和縫合張拉(鋼絲繩網或鐵絲格柵)或預應力錨桿(TECCO-65格柵)來對柔性網部分實現預張拉,從而對整個邊坡形成連續支撐,其預張拉作業使系統盡可能緊貼坡面,并形成了抑制局部巖土體移動或在發生局部位移或破壞后將其裹縛(滯留)于原位附近的預應力,從而實現其主動防護(加固)功能。
鋼性被動防護網該系統在施工工藝上為確保其盡可能緊貼坡面,錨桿孔口應開鑿孔口凹坑(系統布置的靈活性常可利用天然低凹位置設置錨桿)。
鋼性SNS柔性防護網--被動柔性防護系統的特點
鋼性被動柔性防護系統:
被動防護是由鋼絲繩網、環形網、(需攔截小塊落石時附加一層鐵絲格柵)、固定系統(錨桿、拉錨繩、基座和支撐繩)減壓環和鋼柱四個主要部分構成。鋼柱和鋼絲繩網連接組合構成一個整體,對所防護的區域形成面防護,從而阻止崩塌巖石土體的下墜,起到邊坡防護作用。
相關新聞
- 2024-07-27邊坡防護網的功能
- 2018-07-13邊坡防護網材料的實施和工藝
- 2017-11-11如何辨別主動防護網的質量
- 2025-05-06鋼格板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
- 2024-12-07石籠網是什么材質?